5月11日,作為“數智朔黃”數據賦能平臺之一的精益管理系統經過一年的試運行正式投運,目前已智能處理數據業(yè)務達到7040條,助力朔黃鐵路17項運輸指標累計刷新紀錄19次。同時經營管控系統和按圖運營系統進入全面試運行階段,標志著“兩橫一縱”數智朔黃新生態(tài)體已經在企業(yè)管理實踐中得到全面運用,有力推動企業(yè)管理從傳統的經驗驅動型管人、管設備、管有形業(yè)務,向管數據感知、集成融通、算法推演的數據驅動型管理轉變,真正讓管理趨向客觀準確的本質,同時為傳統生產型企業(yè)管理向數智化轉型升級提供可供借鑒、擴展的管理新模式。
2023年5月11日,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黃驊港并作出重要指示。兩年來,朔黃鐵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,大力開展數智化轉型實踐探索,構建形成包含“智能運營、智能裝備、智能運維、智能安全、智能管理”等領域的一整套重載鐵路運營管理體系,為建成智慧、安全、高效、環(huán)保、健康的智能化重載鐵路奠定了堅實基礎,有力推動了我國重載鐵路數字化轉型發(fā)展,為擔當國家傳統產業(yè)轉型使命做出了國能貢獻。
“數智朔黃”數據賦能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和強大的數智化邏輯算法,打通“按圖運營計劃系統”和“經營管控計劃系統”,以及“精益管理系統”這“兩橫一縱”三個系統,構建了“業(yè)務協同、管理要素協同、風險控制協同、決策協同”四類路徑,形成“戰(zhàn)略目標統領、數據驅動賦能、多業(yè)務協同提效”工作新格局,建立起朔黃自主運轉、自主控制、自主決策的健康高效智能生命體。
按圖運營系統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基于AI的不同運輸任務下的運輸資源配置自動優(yōu)化,通過打造產銷聯動、運力適配、施工協同、機車調優(yōu)、徑路調優(yōu)、能耗管控和指標評價7個智算模型,實現了鐵路運輸計劃由調度員人工作業(yè)向系統自動鋪排、調優(yōu)及兌現分析的智能化升級,降低各崗位員工勞動強度達到70%以上。
經營管控系統首次將深度融合DeepSeek-R1智能模型、RAG檢索增強生成、時空知識圖譜、時序預測網絡等前沿技術融合于重載運輸領域,構建起國內領先的智能綜合計劃管控體系。該系統與國內首臺重載鐵路智能綜合檢測車聯網對接后,與傳統人工設備檢測和分析相比效率提升60倍,實現修理模式從“周期修”向“狀態(tài)修”的轉型。2024年首次應用后,當年大中修成本節(jié)約將近3.5億元,設備運行質量提升20%,達到歷史最好水平。
精益管理系統通過應用DeepSeek-R1智能模型、PaddleOCR-PPStructue結構化解析引擎、BERT+Milvus+PyTorch 三引擎協同任務查重檢索等前沿技術,創(chuàng)新性地搭建了“AI+精益管理”系統,形成了AI賦能下的“千線一針”多維業(yè)務解決方案,實現任務從自動創(chuàng)建、接收、協同、執(zhí)行到考核評價的全過程閉環(huán)管控,全面提升企業(yè)管理質效。
2024年,通過“數智朔黃”數據賦能平臺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深入運行,朔黃鐵路運輸周計劃兌現率達98%以上、天窗容積率提高20%以上,年運量突破3.71億噸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運維廢舊物資處置時長由60天縮短至30天,招標采購周期平均縮減了18.5天,縮減大中修投資3.5億元,節(jié)約25%投資的同時軌道質量達到歷史最佳狀態(tài);通過智能鋪排不同型號機車上線比例及牽引類型,機車節(jié)電量2.87億度、節(jié)約電費2億元,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目標值降低31%,節(jié)能降耗實現雙贏。
評論